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桂花雨》课堂实录
《桂花雨》教学实录
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樊裔华
发表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学习第11课,台湾作家琦君写的——一起读。(生读课题)
师:这桂花雨多奇妙啊,再读一遍。(生再读课题)
师:美多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认识了文中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就来听写其中的几个。
师报词,生默写。
第一个,新鲜(师述:桂花成熟时,把它摇下来,朵朵完整,新鲜。)
第二个,尤其(师述:如果任桂花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香气味儿,可就差多啦。 )
第三个,糕饼 (师述:桂花摇落以后,做成桂花卤,过年时,就能做糕饼啦!)
第四个,沉浸(师述: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下面增加难度:师述:是说桂花摇落以后,父亲诗兴发了,立即口占一绝。在课文中,与立即意思相近的词是——生:即时。师:对,把它写下来。
师提醒写字姿势:孩子们注意,写字的时候,身正脚稳肩要平。
师:最后一个字,它表示挑选的意思,是说桂花摇落以后把那些小枝小叶全部挑去,是文中的哪个字——生:拣。师:好的,写。
师生校对:(大屏幕出示所有生字词。)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
师:大部分同学都学得非常扎实。有哪些同学一不小心写错的,告诉我们错在哪啦,你来说。
生:我把 “拣”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东”。
师:不是东但你写成了东。咱们来看看,这一笔我们一定要注意,(屏幕上笔画变色)“拣”字的第六笔是――横折勾。
师:还有吗?你错的是哪个字?
生:“尤其”的“尤”,我在字的左边加了反犬旁。
师:同音字,容易搞错,现在记住了吗?
生:嗯!
师:还有吗?
生:“即时”的“即”,我写成了“及格”的“及”。
师指屏幕上“即”字: 这个“即”是立即的意思,你写的这个“及”是叫你及时完成作业的“及”,孩子们,咱不能搞错了,还有?
生:“即时”的“即”旁边那个硬耳朵写成了寸。
师:应该是单耳旁,来,我们一起唱一下它的笔顺。
师生:横折勾,竖。
师:好,现在咱们把笔和纸放好。
师:孩子们,初读了桂花雨这篇课文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桂花,可真香啊!
师:哎哟,一个字儿――香。 板书:香
师:还有同学,你的感受呢?
生:桂花非常的朴实可爱。
师:朴实可爱!孩子们,这朴实也是一种美啊! 板书:美
师:谁再来说说你的感受,请你说。
生:我的感受到作者摇桂花的时候非常开心。
师:非常开心用一个字表达就是――乐。
师:乐,瞧咱们小脸上笑容就是“乐”呀! 板书:乐
师:你看,桂花又香又美,摇桂花又是那么快乐。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琦君回到她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江南村庄,一起去品尝迷人的桂花香,去分享她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请大家把书翻到58页,看一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按照摇花前,摇花时,和摇花后的顺序,具体讲述了摇桂花的情景,老师请三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三部分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课文儿所描绘的画面。谁想读?
一生读摇花前的内容。
师:孩子们,咱们在这里可以做个记号“︳”,表示这前面就是摇花前的情景。摇花时,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这里是摇花时的情景,哟,你看咱们班同学学习习惯真好,马上在这儿做一个记号。摇花后呢?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恩,你真是个读书认真的孩子。孩子们,说说看,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看到了琦君奶奶在摇桂花,很快乐。
师:现在是琦君奶奶,那时候是?
生:小琦君。她很快乐,把桂花摇下来啦。
师:起劲儿啊!还有谁来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像雨一样落了下来。
师:好美的情景啊!
生:我看到了小琦君她听到妈妈同意摇桂花的时候一蹦三尺高。
师:你仿佛看到她一蹦三尺高,那是她盼望已久的大事啊。摇花后的情景你看到了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摇完桂花大家都忙着拣去小枝小叶,忙得热火朝天。
师:哦,那是一种快乐的忙碌,孩子们,其实在摇桂花的过程中啊,课文不仅写了我和我的父亲母亲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字里行间还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就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我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把你体会到的写在旁边,一个字儿两个字儿都可以。 生默读,师巡视。
师:好,咱们来交流交流,谁来说说摇桂花之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在摇桂花之前,作者是很心急的。
师:孩子,说话要找到依据的,你从哪句话体会到了我的急?
生:我是从“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师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是呀,桂花都来了这么多天了,怎么还不摇嘛,真是急死了。所以明明是问母亲,作者却用了一个什么符号呀?
生:感叹号。
师:谁在来迫不及待的缠着母亲问一问。 一生读
师:这摇桂花对你来说好像并不是一件大事,你再来缠着母亲问一问,直接问。生再读
师:感受到他的急了吗?(生点头)哦,有点急了,谁比他更急啊? 另一生读
师:急喽,扭腰摆手的。咱们就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一起读一读摇桂花之前的情景。生齐读。
师:现在终于要摇桂花啦,你体会出我摇桂花时的心情了吗?
生:作者在摇桂花的时候是快乐的。
师:哪些语句就向你传达了这种快乐的心情,请你再轻轻地读一读摇桂花时的情景,把这些表示我快乐的语句给划出来,自己轻轻读,边读边划。 生默读
师:好,谁来说说看,你划到的是?
生:“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儿地摇。”
师:恩,你从这个句子感受到了我的快乐,谁也想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我来问问你啊小琦君,你又是帮着铺竹席又是帮着使劲儿地摇,这是为什么啊?
生:因为我非常开心。
师:开心!谁再来说说看?
生:因为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现在可以摇桂花了我当然很积极地去帮忙。
师:对,终于盼来啦,
生:我盼星星盼月亮就是为了摇桂花,现在摇桂花的机会终于来了,所以说我那么开心。
师:恩,我感受到了。那你又是帮着干这个,又是帮着干那个,你不觉得累吗?
生:不累!
师:你们小小的心里装的全都是满足啊,所有的快乐,都从这两个“帮着”中体现出来了,这时候不使劲儿,啥时候使劲儿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也向你传达出了这种快乐,咱们继续交流,你划到的是——
生:我找到了这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孩子们,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就——“喊”。对,这话是喊出来的,谁再来喊一喊?
生读。
师:你是把这话给说出来了,你能扯开嗓子喊一喊吗? 生再读。
师:谁再来喊一喊? 再请一生读。
师:小眼睛闪亮着,带着微笑的喊一喊?请你,你笑了。 一生读。
师:这一喊,你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我觉得那桂花很香很香,作者也十分的快乐。
师:自己在座位上再喊一喊,你一定还会有新的感受,来,自己喊啊。 生喊。
师:什么感受?你说?
生:十分兴奋。
师:你兴奋是因为——
生:桂花像雨一样的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
师:真是太奇妙了,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的心都飞起来啦,谁愿意再来喊一喊。生读。
师:她这一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感受到了小作者这句话是发自内心喊出来的。
师:对,是从心里喊出来的,因为她——
生:十分快乐。
师:还因为她——
生:她非常非常非常的激动。因为她整天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摇桂花这件大事。
师:我听出来了,你也非常激动,用了三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激动。孩子们,老师也真想喊一喊。
师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你感受到了什么啊?
生:小作者沉浸在了这种香气中了。
师:完全沉醉啦,咱们小女孩,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喊——女生喊。
师:我看到了男孩子脸上写满了羡慕,想喊吗?
生:想!
师:来吧!男生喊。
(音乐起)师:那么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去摇落那缤纷的桂花吧。摇桂花喽,孩子们,来呀来呀,快来使劲地摇呀。听,桂花刷刷啦啦的落下来了,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我的小鼻子尖尖上,唷,好香啊;唷,这桂花还钻进我的衣领里去了,痒痒的香香的;咦,这桂花还落在我的小臭脚丫子上啦;瞧,不一会儿,这桂花就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啦!孩子们说说看,在这么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最想说,桂花真是太香了。
生:我最想使劲的地着桂花树,使劲儿地摇。
师:使劲地抱着桂花树,使劲儿地摇,摇得越多雨就越大。
生:我想再多玩一会儿,还想多玩一会呢,不然,以后就没机会玩了。
师:一年就只有一次哦,所以你十分留恋,一点都舍不得离去,是吗?
生:我肯定就一直呆在树下,不想回家。因为桂花的香气已经把我熏醉了。
师:熏醉了,我想你此时此刻已经躺在桂花上,睡个桂花觉了。
生:我现在就是想把桂花树抱着使劲儿地摇,然后呢想把树上所有桂花全部摇下来。
生:我会拿一些桂花,然后撒在自己身上。
师:撒在身上,你这时都成了桂花仙子了。
师:大家都走到琦君的心里去了,这缤纷的桂花终于摇落了。母亲洗净双手,搓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于是他诗兴发了,把所有的快乐都融进了这诗句中。谁来吟诵。 生读父亲的诗。
师:听出来了吗,父亲是用诗句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咱们男生一起来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起——男生集体读
师:感受到了吗?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呀?
生:“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快乐的
师:快乐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生:此时此刻我是幸福的。
生: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非常喜欢桂花,希望明年还可以摇桂花。
师:今年还没过,就盼着明年了,可见陶醉啊。正如父亲诗句中说的,“花语缤纷入梦甜”啊。(板书:甜)这甜蜜的感觉还在心头回荡,桂花摇落以后,我们依然沉浸在欢乐之中。谁来接着往下读。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声音真响亮,孩子们,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什么呀?
生: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吃的,有桂花卤,还有糕饼,还可以和在茶叶中泡茶。
师:品尝着劳动的果实也真是非常的快乐,老师就把这摇桂花的种种快乐,融进了一首小诗中,我们一起来朗诵。出示《摇花乐》
金风爽,
桂子香,
小小囡儿摇桂花,
妈妈,妈妈,快摇啊,
妈妈,妈妈,快摇啊,
摇花的快乐是期盼。
铺竹席,
抱花树,
使劲摇,
桂花飘,
摇花的快乐是忙碌。
桂花落,
落满身,
像雨点,
香飘飘,
摇花的快乐是妙想。
晒桂花,
泡花茶,
桂花卤,
桂花糕,
摇花的快乐是品味,
是幸福!
集体吟读
师:多么让人难忘的快乐呀。伴随着这快乐的是浓浓的桂花香。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生浏览课文。
师:谁来把你划到的句子读一读?让花香从你的嘴里飘出来。
生:桂花开的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没有不浸在”就是——全都浸在。
师:香啊,还有吗?
生: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是的,还有吗?
生:桂花不与凡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虽然桂花长得一般,可是它的香气味儿还真是不一般啊!还找到了吗?
师:孩子们,在这么多句子当中,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句有点儿奇怪?
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桂花明明只开在秋季,又怎么会香了全年呢?
生:因为桂花可以做许多东西,人们,人们只要吃着这些东西口中也会发出阵阵的桂花香。
师:品尝的时候,香味从口中进。
生: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所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人们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人们可以泡茶,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做糕饼,人们都把桂花都藏起来,这样我们全年就都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师:随之,这香味也就到了人们的心里头了。那么,除了它香的时间特别长。你再感受感受这句话,还有哪些词儿也让你觉得是那么的香。
生:我从“沉浸”这个词里面感受到了桂花很香。因为如果只有一些地方香的话,她就不会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沉浸”它就是表示程度很深。
师:都醉在其中了是吗?(生:恩)你说了“整个村庄”和“沉浸”。孩子们,整个村庄都香了。你能具体的说说看哪些东西都是香香的。
生:桂花茶,是飘着桂花香的、桂花卤、桂花糕也是。
师:这些都是桂花做成的食品,还有吗?
生:连我写字用的笔也是香的。
生:可能连吹来的风都是香的。
师:对,吹过来的风,都是香风啊!
生:我觉得他讲的那个风香还不够。风香,过了一段时间香气就全被吹走了。落下来的桂花不可能全被捡了放到竹席上,总还有很多是落到泥土里的,泥土吸收了以后就会发出清香,许多泥土的香味聚在一起就变成浓香,随着风儿吹来吹去的。
师:掌声送给他!连咱们村庄里的泥土都是香的,咱们的心都是香的!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读——齐读。
师:正因为这样,母亲才说——生读母亲的话。
师:同学们,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这句话。真的是所有的花都比不上家乡的金桂这么香吗?
生:不是。不是所有的花都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母亲这样说是因为母亲十分喜爱家乡的故土,赞美了家乡的故土。
师:爱家乡的故土,都融汇在她爱桂花之中了,多么自豪的情感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孩子们,你也能来说一说吗?
屏幕出示: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得 。
生:外地的风景再美也比不得家乡的风景。
师:家乡的什么风景?
生:家乡的(师:咱南京的,什么?)中山陵,夫子庙。
师:是啊,外地的风景再美也比不得家乡的夫子庙啊!
生:外地的梅花再清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梅花山的梅花。
生:外的的鸭子再好吃,也比不得南京的盐水鸭。
师:他把花香融于美味当中了。身在异乡,可心在家乡啊。在作家琦君的心中,一切都是家乡的好,一起读。
出示: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 ,月是故乡明。
师: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表达过这样的情感啊。你读过这样的诗句吗?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你有着丰富的积累,那是唐代大诗圣杜甫说的。
出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一起读。
师:在西游记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时,皇帝对他说——
出示: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生齐读。
师:在《古今闲文.合作篇》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齐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师:母亲不是诗人,她没有用诗句,但她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再”字,一个“比不得”,就把这种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年,母亲站在自家的旧宅院子里,触摸着芳香扑鼻桂花时,她说——一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当我从外地回家,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时,母亲总是说——一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年丹桂飘香,身处异乡的母亲就会说——一生深情朗读母亲的话。
师:当八十五岁高龄的琦君回到故里,站在家乡的旧宅院子里,她仿佛又一次听到母亲在说——生深情齐读。
师:每当听到母亲那朴实的话语,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甜甜的回忆。孩子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每到这里,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桂花雨还仅仅是指当年摇桂花时那落得我满头满身像雨一样的的桂花吗?不是,那你说说看,这桂花雨还是——
屏幕出示:这阵阵的桂花雨是 ,还是 ……
生:还指琦君奶奶对她故乡的赞美。
师:对自己故乡的赞美啊!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那阵阵的桂花雨就是琦君奶奶对她故乡的思念。
师:是啊,就是那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啊!这缤纷的桂花雨不仅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也快乐了我们的童年。作家琦君在文坛上被誉为台湾的冰心。因为少小离家,所以她的很多文字,都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
出示作品名及网址:《粽子里的乡愁》、《月光饼》、《春酒》……
师:课后请同学们登陆中国语文网去大量阅读作家琦君的作品,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也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