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爱莲说》《芙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予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芙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早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①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②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成说:通行说法。②徂(cú):到。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濯涟而不妖   ②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B. ①中外直   ②政人和,百废具兴
C. ①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此之失其本心
D. ①请述之    ②前人之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
A. ①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并驱如故
B.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②湖中得更有此人
C. ①非故效颦于茂叔袭成说于前人也   ②杂然前陈者
D. ①亦可告无罪主人矣   ②箕畚运渤海之尾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
B.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该句是判断句)
C.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芬”,这里是使动用法)
D. 【乙】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芙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的特点。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1、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作者爱莲主要原因。(2分)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7.D
【解析】
A项中“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意为“清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清”意为“凄清”,两者意思不同。
B项中“中通外直”的“通”意为“贯通”,“政通人和”的“通”意为“通达”,意思不同。
C项中“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的“谓”意为“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谓”是“叫作”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同。
D项中“请备述之”的“备”意为“详尽”,“前人之述备矣”的“备”意为“详尽的”,两者虽用法略有差异,但大致意思还是相同的。故选D.
8.A
【解析】
A项两句中的“之”均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用法相同。
B项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焉”是语气词,无实际意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焉”是疑问代词,意为“哪里”,两者用法不同。
C项中“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的“而”表递进关系;“杂然而前陈者”的“而”表修饰关系,两者用法不同。
D项中“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的“于”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引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于”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两者用法不同。
9.D
【解析】
是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来写的,并非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②不到白露时节变成白霜的时候,它的使命就止息了(或它的花事就结束了)。
11.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作者爱莲的主要原因:
甲文:作者爱莲是因为莲花具有高洁、正直、质朴的君子品格,这是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特征中提炼出来的。
乙文:作者爱莲(芙蕖)是因为芙蕖不仅美丽可爱、可供观赏,而且“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具有实用价值。


出处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资料
1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3 字音字形(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4 名句名篇默写(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5 名著阅读(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6 句子街接(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7 《秋夕湖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8 《爱莲说》《芙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9 李汀《绽放的梨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10 康岩《保持健康身心,书写开阔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
11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作文题目
 

相关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读书之要》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石菖蒲赞》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顾茅庐》《黄权少为郡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刘伶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记承天寺夜游》《长安雪下望月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叔敖遇狐丘丈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何去非蜀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爱莲说》《牡丹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西山十记·记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记承天寺夜游》《试笔自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海南省中考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炊饭成糜》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与元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西藏中考题)
  《诫子书》《公父文伯退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季汉书·郭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揭侯斯《胡氏园趣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浙江省中考题)
  《孝烈将军传》《题木兰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子思居于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北京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送杨寘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咏雪》《筠廊二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涌幢小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
  《周书·裴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活板》《天工开物中篇·冶铸·釜》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旧唐书·柳公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孙权劝学》《颜氏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答谢中书书》《慧庆寺玉兰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芙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爱莲说》《芙蕖》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