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孙道荣《补丁也开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①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②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一百米,就是一所学校。以前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我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儿。
③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④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⑤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⑥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挪。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⑦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孩嘴一撇,你和爸爸 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
⑧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9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⑩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消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了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补丁。
(有删改)
15.下列填入第⑦段横线的选项,语义最恰当的是( )(3分)
A很 B才 C更 D也
16.第⑦段“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说是因为女孩:
(1) ;
(2) 。(4分)
17.第⑤段画线句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18.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的“舞台”一词,仅仅用来指街头织补的女人常年摆摊的地方。
B文章前两段提到“拐角凹进去”“坐在凹槽里”,本是可以删去的闲笔。
C作者写妻子看到裙子被虫蛀时黯然神伤,主要为了突出裙子意义非凡。
D文中多次出现母女的“笑”,这一肖像细节和人物形象特点高度吻合。
19.本文标题意蕴丰富,请你选择一段结尾,结合标题与全文说明理由。(6分)
【甲】从此,我不敢轻易看轻任何一个人。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每一棵草,如同补丁,也都会开花。
【乙】或许,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一小块空地,用来种花。此时,流水天上来,莲花心中开,又何惧秋风萧瑟?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可以自信地说:在心里种花,就算打满补丁的岁月,人生也不会荒芜。
我选择 段,因为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15.(3分)B16.(4分)(1)勤快懂事(1分),主动帮母亲整理线盒,体谅父母的辛苦(1分);(2)开朗自信(1分),笑着打招呼,不在意同学看到母亲摆摊(1分)。17.(4分)内容上,运用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织补女人缝补技艺高超的原因(1分),同时又让“我”打消顾虑(1分);结构上,为下文她在补丁处绣出靓丽的牡丹做铺垫(1分)。18.(3分)D
19.(6分)要点:结合文本(2分)分析所选段落侧重的角度(2分)呼应标题,揭示中心(2分) 示例一:【甲】,因为文章主要讲述了织补女将补丁绣成鲜艳牡丹的故事,展现出人们笑对生活中的缺憾,其乐融融积极乐观。(2分)【甲】段侧重强调“我”感悟到不敢轻看其余人或物(2分),由补丁到草,形象地照应了标题,强调了再平凡卑微的人也有自己的价值和美好,深化了主题。(2分)示例二:【乙】,因为文章主要讲述了织补女将补丁绣成鲜艳牡丹的故事,展现出人们笑对生活中的缺憾,其乐融融积极乐观。(2分)【乙】段侧重强调我们自身要养成好心态(2分),用“在心里种花”形象地照应了标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美好和希望,富有哲理,深化了主题。(2分)
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