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山东省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11月高三阶段性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4年高三上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4年10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4年高三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