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爱莲说》《石菖蒲赞》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align=right>(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辊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
< align=right>(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
【注释】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濯去泥土( )
(4)久而益可喜也( )
16.翻译下列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17.《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这种文体常借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请结合【甲】文内容,谈谈“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18.【甲】【乙】两文中的莲花和石菖蒲各有什么特点?所寄托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答案:
15. ①. 蕃,多 ②. 植,竖立 ③. 濯,洗 ④. 益,更加
16. (1)示例:(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
(2)示例:它的延年益寿的功效,已经不是昌阳能比得上的了。
17.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以小见大,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
18. 甲文从生长环境(高洁质朴)、体态香气(正直芳香)、气质风度(清高脱俗)等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乙文石菖蒲耐寒,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有轻身延年之功,表达了作者对石菖蒲的喜爱与赞美,对安于淡泊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参考译文:
甲文:
水面上和陆地上生长的草木花卉,那些值得人们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欢牡丹。我却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节,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乙文:
凡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草木,它们的根部必须有一点微土来依附。像石韦、石斛这样的植物,虽然看似不需要土壤,但如果离开了它们原本生长的地方,就会枯萎而死。只有石菖蒲是个例外,可以连同石头一起采来,洗去泥土,用清水浸泡,然后放在盆中,可以保持数十年不枯萎。虽然它长得不是十分茂盛,但叶子坚实瘦长,根须相连,放在桌案上显得苍劲有力,时间越长越让人喜欢。它具有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是昌阳(一种植物,可能是指菖蒲的另一种)所无法比拟的。而石菖蒲那种耐得住寒冷和困苦、安于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伴、无需泥土也能生长的特性,又哪里是昌阳能够模仿得了的呢?
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