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湖心事看雪》《夜游幕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花衣炉火,独往湖心事看雪。雾壮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事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哺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align=right>(选自张岱《湖心事看雪》)
【乙】至湖①上,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②,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③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④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柯,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⑤。
< align=right>(选自邵长蘅《夜游幕山记》,有删改)
【注】①湖:西湖。②奚童:童仆。③林处士:指林遗,终身不要,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去鹅子”之称。④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带。⑤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余拏一小舟 孥: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___
(3)从一奚童 从:___________ (4)西行过陆宜公祠 西:___________
14.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
至 望 湖 亭 凭 槛 四 眺 则 湖 圆 如 镜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盖事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16.同为夜游,张岱和邵长蘅的心境有何不同?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3.(4分)(1)撑(船)(2)白汽弥漫的样子(3)让……跟从(4)向西,往西(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每处1分)
15.(6分)
(1)不要说先生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2)这大概是因为望湖亭正好处在西湖和山的中间,在有月亮的夜晚特别好看。(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张岱夜游西湖,既有赏雪的欣喜,又含有淡淡的故国之思;邵长蘅夜游孤山,欣赏西湖胜景,心境闲适惬意。(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到西湖上,我游览(孤山)的兴致正高,与学士一道,叫来一条小船,乘船来到孤山脚下。让一个童仆跟着,登上放鹤亭,在林逋坟墓的下面徘徊。不久,我们丢下小船,走低湿地带的小路。到达望湖亭,倚靠亭楼栏杆四处眺望,就看见西湖圆得像一面铜镜,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北高峰和西湖南边的南屏山,四面合拢得像个大环。这大概是因为望湖亭正好处在西湖和山的中间,在有月亮的夜晚特别好看。往西走经过陆宣公祠,祠的左右住有几十户人家,灯火在丛生的草木间忽隐忽现。
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