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萧乾《栗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栗   子
萧   乾
黑暗与寒冷把冬夜凝成块不透明的固体。多云的天空,隐约浮荡着一道灰黄风圈,在天心摆来摆去,若在搜寻着适当的受害者。
孙家麒兀自倚坐在校园小土坡上一株蓊郁苍苍的伞形老松下,用大氅领把脖颈厚厚包起,手塞到衣袋里,摆弄着一把圆滚冰凉的栗子。他重重咬了咬下唇,用力捏碎刚溜出大指缝的一颗栗子。
那声音,那破碎,使得他畅意了。他几乎笑出声来。嘎吧,嘎吧,溜出一颗捏碎一颗。他掏出手来,指肚上有些刺痛。果实原来还有硬壳。
去年这时候,还有只绵软的手把热栗子喂进他的嘴里。
那时他多幸福呵。栗子瓢是金黄色的,他每一个日子也染上同样灿烂颜色。他是当地警察暑长的三少爷,拉得一手好提琴,在冰场上是“外曲线”的高手。如今,栗子凉了,冰场除了少数来自椰林岛的华侨外,也没人照顾了。最可气的是那些小子们把宿舍用红绿纸糊满,说什么“禁止娱乐”!
他要“自由”,偏拉那个。《小夜曲》他还拉不到一节,门砰砰响了。进来的是那个臭股长,和……唉,和他的菁。换上了蓝布褂、戴上了“纠察员”臂章的她,已变成了另外一种人。
“家麒,你不能拉!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你还……”
他不堪再想下去了。冒着冷风,他跨过了石桥。他笔直扑奔那人影幢幢的灯光。
楼门口这时贴出更多的标语了。红红绿绿的,什么“准时出发”,“整队回校”,他没心读那文字,只感到一种颜色和气势的威胁。
“喂,开门。开开门!”
“你找谁?这里正在办公。”
门开了一道缝,见并非职员,又砰地关上了。
他对那扇门发气。他明明看见一个女人的影子,仿佛伏在桌上。那一定是她。一定的。他们在里面干么呢?鬼鬼祟祟,喝!砰砰砰,他死命地捶。
门这次豁然开了。灯光下抬起了几张脸:悲愤,紧张,兴奋,坚决是他们的神情。
已经在羞惭着的女生,这时明白得自己出面来制止了。她把油墨辊子托给身旁的同工,红着脸小声说“就来”,便低了头,默默地走出门了。    
女生背了双手,挺直身子,眼朝着另一个方向说:“我们明天早晨要游行。我要去筹备。你走,我求你啦。”
“不能,菁,你不能去游行。今天爸爸来电话了,嘱咐我明天千万出不得门。他们什么都预备好了:水龙,刺刀,哼,还有机关枪呢。你们这群一共有多少!”他由口袋里掏出手来比方,无意中带出一把破裂的栗子。“瞧,他们早晚都得像这个,给捏个粉碎。爸爸有权柄不准我去,我有权柄不准你去。咱……”
他话还没说完,女生气得已经有些发抖了。她死命地挣扎,摆脱了被抓住的手臂。
“撒开我!你有什么权柄。去,告诉你爸爸,把刺刀磨亮点……”
随了黎明,黑黑天心那道风圈渐渐显得朦胧了。寒峭的风如一把铁铲向着大地削来,它削落了枯树枝上的残叶,削破了茅舍稀松的屋顶,也削着街头乞丐生了疮的胳膊。万物都为那残暴的风慑服住,寒风正愁没的可削时,街上发现一簇整队的群众。
风卷着一群不安于现状的青年在街上呐喊,北风如条狡猾的蛇,冰凉地朝那些张着的嘴里钻。填满了盛着愤怒的肺,填满了空空的肚皮。喜鹊躲在巢里,街上不见菜贩的足迹,他们还是扯了嗓子喊,小纸旗摇得哗啦啦像闹水。
迎面,旋风成为自然的烟幕,幕里隐着穿黑衣的弹压者,举着闪亮闪亮的大刀:牛皮鞘,红绸穗,天天操演着的冲锋包围阵势,到今天全用上了。寒风削砍着万物,弹压者也那么无慈地砍削着同类。③杀,杀,半条鼻梁,一泡血,想流进电车沟儿,北风不答应,即刻冻成冰块。冲,冲,养兵千日,用兵一朝。署长有命令,谁个不听命令,饭碗砸破。
衣裳扯碎。旗面刮掉,不碍事,还有旗杆。旗杆下面跳动着一颗心,气愤愤,鲜淋淋。喊,喊,嘎嘶的喉咙,冻麻了的手。不成,不成,汉奸勾当不赞成!得在自己地面上作主人,活得有味儿,奴隶不当!倒下一个,去搀,背上也挨一刀。烟火,不,空中银花,好个奇观!喊吧,水向肚里灌。脖子里也发现了什么,冰凉,湿渌渌,眉毛上冻起冰山。高处还飞着砖头。脑袋平地突起一个包。还是冲————
沥青马路,平滑,讲究,文明,在昏暗的街灯下,成了血腥的战场。一架架帆布担架,穿梭着来去。戴白帽的护士掉了颗同情的眼泪。疲倦的战士,满身血迹的战士,躺下吧。北风息了。城门关了。弹压者吹起悠长的胜利归队号奏凯回营。
医院过道里一阵骚动。一个年近五十的戎装军人,长统皮靴发出㯱囊的声音,一路随走随向身边一个西服青年抱怨着。
病房的门开了。洁白的床单一端露出一张厚厚缠了绷带的脸,胸脯上放着一张慰问者的签名单。
西服青年多情地凑近床畔。他想去摸摸她的手。像预感着什么羞辱,那手缩进被里去了。青年满心不知是忏悔还是怜惜,侧过身来,似是双方介绍,低声说:“菁,爸爸也来了。”
突然,她翻过身来了。她疲惫的眼睛还放射着愤怒的火。她的嗓子劈了,嘎了,没力气了。她哑哑地但嘴部动作明明是非常坚决地说:“走开,你捏碎了我,得叫我养息。④我好了还要去干。你走你的路吧,这不是你呆的地方!”
< align=right>为纪念一二九抗日先驱而作。
< align=right>1935年除夕,天津。
< align=right>(有删改)
文本二: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 align=right>(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第五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大量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凝重压抑的环境氛围,也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B.小说对孙家麒父亲的描写,采用了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的技巧,笔墨虽少却颇为传神。
C.由倒数第二自然段“不知是忏悔还是怜惜”一句可看出,孙家麒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只是尚未觉醒。
D.医院探视部分故意以“西服青年”来称呼孙家麒,既能设置悬念,也能暗示他与菁的隔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是孙家麒想象菁反对自己的画面,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与菁的距离,时刻充满着危机感。
B.句子②运用多种修辞,写出了进步学生游行时自然环境的恶劣,暗示了他们危险的处境。
C.句子③大量运用独词句,既能写出弹压者镇压学生的残暴,也能加快叙事节奏,推动情节快速发展。
D.句子④既表明了菁与孙家麒决裂的态度,也表明了她继续参加爱国运动的坚定,一个爱国女学生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8.文本一多次出现的“栗子”,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学生游行受害,二者表达方式不同,而艺术效果相似。请对此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 C(“孙家麒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只是尚未觉醒”错误,这里只能表明他以恋人的身份关心菁,看不出他的正义感。)
7. C(“也能加快叙事节奏,推动情节快速发展”错误,“杀、冲”这些独词只能看出弹压者镇压学生的残暴,并不能加快叙事节奏、推动情节的发展。)
8.①栗子是孙家麒和菁关系的见证,栗子由热转凉及被捏碎,喻指两人的关系由火热到冷淡直至破裂。(2分)②栗子还喻指游行学生,栗子的硬果壳和被捏碎,表现了游行学生的硬气和惨遭杀害。(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本一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描绘了学生游行时与弹压者对抗的场景,描写细腻,饱含情感。(2分)
②文本二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简洁叙述了刘和珍等人请愿及被残害的经过,冷静客观。(2分)
③二者都给人以较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表现出反动势力的残暴和学生们为正义而抗争的艺术效果,都能激发对学生的同情和表现对黑暗势力的批判。(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资料

  莫言《童年看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复兴《望江楼观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晓斯《五婶的天空》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伦茨·莫尔纳《匿名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黄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抚摸蔚蓝面庞》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白羽《早晨六点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以撒《柔软纵横》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童《天使的粮食》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三体·死神永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父亲的半瓶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前茶《脚手架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秦岭记(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愿坚《休息》阅读练习及答案
  卞毓方《红土地五彩缤纷》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树理《“关公”制住“周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念《化作水相逢》阅读练习及答案
  彭荆风《杏花如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我的一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送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其芳《我们的城堡》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龙头青铜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发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从文《一只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丁立梅《菊有黄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坐爬犁去可可托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大树根》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晓林《灯影下的篆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万里赶羊》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桥的历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刘粹刚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我的两位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的人物评价
  萧乾的故事资料汇编
  萧乾简介

    

   版权所有 我爱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3